语言:中文En 邮箱登录
影都印记Movie capital chronicle
影都印记 影都印记

《流浪地球2》之云拍摄——互联网发展下的云制作时代

2023-02-15

36054b5c8c26d3d82ee0061377fcbf3d.jpg


“流浪地球2”已经斩获37亿票房,祝贺小破球。在这篇文章里,我们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在这次“流浪地球2”海外拍摄的部分。影片中有许多海外的演员和取景,是剧组与海外团队远程合作完成的拍摄。技术方面,由我们SJWORKS团队(三界影业)进行搭建和执行的,其中主要是运用了云直播和云数据传输的两个云技术组合来实现的。


云直播是将国外的现场拍摄画面进行互联网直播推流到国内的拍摄现场进行观看,导演在兼顾国内拍摄的同时,可以实时指导国外的拍摄工作;


云数据传输是把国外拍摄的代理小档文件(Proxy data)和原始拍摄文件(Raw data)通过云服务器平台进行实时上传和下载,方便国内的后期同步制作。


由于电影的拍摄特殊性,剧组不能奔赴国外多地拍摄,这几年的互联网技术催生了许多云的拍摄方案,百花齐放般的出现在各种影视制作领域里。针对“流浪地球2”剧组在不同国家的拍摄小分队的云技术使用情况,我们对每一个国家的技术团队和现有技术方案做评估,结合我们在国内已有的技术储备,做结合性应用。


0 1

云直播

第一个海外拍摄运用的技术是云直播方案


这次海外拍摄地是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冰岛和法国,横跨东西半球,高低纬度四个国家。


很多人会疑问,现在的视频聊天,在线直播的功能已经应用非常普及了,电影拍摄的直播现场会有什么特别不一样吗?答案是有本质的区别的。因为电影拍摄使用的专业摄影机,有专业的视频输出格式和接口制式,现场拍摄需要多个部门的配合,录音,特效,现场调色,灯光,移动等多个工种的协作。协同现场多部门设备的信号汇总,达到低延迟高画量多机位的拍摄直播,这会比一个自带摄像头的IPhone做直播要复杂的多。拍摄的时候需要跟四个国家讲四种语言的团队协调工作,这种跨国的直播非常考验我们的专业度和过去合拍片的经验。在拍摄上,我们用最多的方案是国内上海的阅流平台(www.yueliu.cn). 


3380401e6509ae13c52b963cde56e31c.jpg

28f785d822f55f5f5ab2a76f497da55a.jpg


0 2

云数据传输

第二个用到的技术是云数据传输


摄影机,录音机每日所产生原始文件也要远远大于我们手机所录制的视频或者原图照片,一张清晰的手机原图照片大小在15MB左右。流浪地球2拍摄一天产生的数据多的时候曾经达到在30TB左右。按照传统的方式,将存储数据的硬盘打包国际物流快递到中国,最短也需要一周的时间。赶上特殊情况,像消杀和清关延迟等情况出现,这样的快递就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拿到手里,增加了很多不确定性。对于“流浪地球2”上映日期倒计时的后期工作,可以说是所有人都在争分夺秒。合理的利用电影工业体系里的云数据传输方式,就能极大的提升我们多地的工作效率。在这个环节我们用到的技术是FRAMEIO和COPRA。


32d192400a32e9132e0b68f5dcfcf351.jpg

546c62a02bf2d5f0ff3b02b868f03d22.jpg


在我们过去十几年的工作里有过不少中外合拍片的拍摄经验(包括“长城”“太极侠”等),对西方工业化的流程和拍摄习惯是很熟悉的,西方的电影工业解决方案也是我们一直在关注和学习的。当下的一些主流好莱坞云拍摄解决方案,有很多是我们一直有在国内的项目上使用的。在剧组第一次跟美国纽约小分队的对接中,我们很快确立了工作原则:“国外团队提供最一流的好莱坞拍摄技术方案和团队,我们做国内落地和组合。”


b506ddee53a7b6819baf3f6b43c8fd07.jpg

(美国纽约-青岛拍摄直播推流和数据传输的流程图)


ccc03228c9f3dd3993252072f4145e8b.jpg

(纽约拍摄现场)


f8fb5dcbbda076dd192a49fde72be5dc.jpg

(纽约拍摄现场)


在这样的一个方案里,我们既用到了好莱坞许多大牌一线导演比如Michael Bay也在使用的技术,包括FrameIO C2C,Qtake Video Assist这些主流使用且成熟稳定的技术,同时也将海外拍摄与国内拍摄传输的缺陷通过国内本土的技术方案将其补齐,既兼顾了国外团队的使用习惯,又不影响国内的信号接收和数据下载。


这里需要特别提到的是,西方的技术流程有一些并不完全适用在国内,因为西方主流的直播软件部署在国外的云服务器上,横跨东西半球的服务器节点,在国内访问速度响应很慢。当我们提出流程中的弊端,美国纽约的团队起初并不理解他们使用起来如此成熟和便捷的方案,怎么在我们这里就行不通?如果想要跟纽约现场顺利接驳,就需要将西方技术方案解构,并反向输出,打通最后一道脉门,不然画面卡顿和没有信号就是一个大问题。我们的解决方案是选择了国内上海一家新兴的云拍摄数据协作公司“阅流”旗下“阅流拍摄”产品进行直播Pull Streaming(拉流)和Push Streaming(推流)。其原理非常简单,利用国内大厂牌云服务器厂商在国内和国外多国多地服务器加速节点,数据出海的功能上做加速,做反向拉流,那么在美国西部硅谷服务器节点与美国东部纽约的服务器节点,穿过横跨大西洋的海底隧道光缆直达国内。这就起到了低延迟高质量的直播作用。这主要得益于这些大厂牌IT公司多年的5G和云的发展和布局,也可以说是我们得益于中国5G和云的技术高速发展的成果。



dcc69a59d4b156b3f56d86e7ed908564.jpg

caca1871bc26fdd706f4fecb9d366c5c.jpg


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是为了顺利保障《流浪地球2》的拍摄,我们提前三年便联合了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中国广电 · 青岛5G高新视频实验园区和德国COPRA公司三方完成了德国COPRA在线审阅平台在影视驻地云的部署。经过历时一年多与华为团队在华为公有云上的云端适配测试及内测,这一项非常重要的在线审阅技术最终赶在“流浪地球2”开机之前被迁移到了青岛海发集团在东方影都数据中心建设的影视驻地云上。在第一次纽约时代广场的拍摄现场,NYC小组将Qtake采集到的Proxy代理文件可以通过高速5G网络被批量传输到部署在影视驻地云COPRA云服务器中,我们在青岛的机房以100MB/s的速度拉满下载峰值,第一时间与剧组转交素材。在整部“流浪地球2”的制作中,我们也将拍摄第一天到最后一天的全部元数据按日进行分类上传管理,与海外拍摄的数据并存成为了一个完整的拍摄数据库,极大保障了在重VFX制作的紧张后期制作阶段可以对数据进行任意调取。


需要特别提出的是,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东方影都当初在设计与架构有一个中国影视基地独一无二的理念,就是信息化战略规划。从设计初始到开园运营这几年,一直按照“三个一”规划推进,即:一个符合MPAA标准的影视基地、一朵可以承载影视产业链服务的云和一套能够实现影视素材在云中生产制作流转的生产系统。


整套信息化规划的落地可以说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工程。基础设施层面,影都基于英国松林(Pinewood UK)公司设计标准的电影工艺网,结合中国最新互联网的全球加速网络(GA)技术,为系统性全链路影视内容传输提供了高速、安全、稳定的世界级解决方案。云技术层面,以公有云和影视驻地云融合的混合云模式为基础,通过定制化内容分发网络(SDN),以及Terraform等云基础设施代码化(IAC)技术的应用,实现跨云资源的高度灵活调度和内容分发策略的高度定制。通过IAC技术的应用,云资源切换和部署完全代码化,私有云公有云完全按需定制,需要的云资源配置不打折,资源时间完全可控,从而节约成本,这为后续我们SJWORKS团队将COPRA落地应用提供了必要条件。


在2017年拍摄《流浪地球1》的时期,我们第一次与东方影都IT团队接触,期间我们实现在Qtake与整个东方影都的网络互联,实现Qtake Monitor全域覆盖;再到《流浪地球2》拍摄期间,SJWORKS将COPRA作为SaaS服务在影视驻地云上落地与使用,最终实现我们对于“流浪地球2”数据上云,拍摄数据同步的构想,用了五年时间,SJWORKS有幸成为东方影都信息化规划的最后一棒交付者,将始建初期的提出的“三个一”规划的三个阶段全部设想的落地和应用。云技术的在电影里的应用和对海外拍摄帮助是我认为一个工业化电影成熟的标志,也是我心中“流浪地球2”所应该具体的全面提升的流程,一定要前沿,一定要国际化,一定要做到中国电影的最好!


3bdcccb822741acb59762f5e6f9909f4.jpg

(COPRA-SJWORKS在线审阅平台)


许多之前在参与过此方案和设计的IT专家们现在已经在世界各地不同大厂牌公司任职高管,也一直有跟我们得团队保持密切的联系。通过无数个跨洋视频会议和上千封email的探讨,一直在关心和助力这个中国一流影视基地最前沿IT方案的部署和落地。当我们正式将云服务器并入东方影都三张网络、将德国COPRA系统用在《流浪地球2》拍摄中的这一刻起,那一刻也是这些IT专家们的高光时刻。这也标志着东方影都信息化战略已正式步入了第三步,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数字影都”。一个方案的落地背后,集聚了无数默默无私的付出,“一定要把这个方案执行出来,一定要看到计划落地的那一天”是我这几年一路走来,一直有听到这些IT专家的叮嘱过的话。这更像是一种信念,在中国电影工业化的道路上,要与西方工业化比肩齐平。


在这样的组合方案下,在制片组骆翼云老师的海外资源和团队的大力协助下,郭帆导演和海外拍摄周涤非导演在青岛和北京,与美国,冰岛,哥伦比亚,法国相隔15000公里以上的距离,跨越了空间和时差,无差别的在拍摄现场和办公室里指挥现场的拍摄。


在顺利完成NYC时代广场的拍摄之后,在此方案的基础上我们又陆续完成哥伦比亚,冰岛还有法国的拍摄。同样结合当地国家小分队拍摄方案基础上与国内方案接驳,顺利的完成了全部的海外拍摄。


21d34d41470712baf9056e9d81210f1e.jpg

(哥伦比亚拍摄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