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
影视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识。近日,新华指数走进青岛西海岸,就东方影都发展现状、竞争优势、未来走向等问题,专访了青岛西海岸影视产业发展中心主任赵芳。
原文标题:科影融合,擦亮青岛西海岸“影视之都”名片——专访青岛西海岸影视产业发展中心主任赵芳
新华财经北京4月28日电(常晓慧)自2020年以来,新华指数聚焦“文化强国”战略,重点关注影视文化领域,连续多年编制发布“中国影都竞争力指数”,系统性监测中国代表性影视产业集聚区发展情况,以期挖掘数据资源价值,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这一次,我们走进了青岛西海岸新区。
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识,中国影视文化产业展现出极强的市场活力和发展潜力,影视工业化日渐成为中国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的重要路径。近日,新华指数以“文化强国”背景下中国影视基地竞争力发展研究为基础,就青岛西海岸影视基地发展现状、竞争优势、未来走向等问题,专访了青岛西海岸影视产业发展中心主任赵芳。
青岛东方影都屹立于西海岸灵山湾畔,自然风光旖旎,是中国电影的“天然摄影棚”,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电影之都”称号。这里是中国影视产业集聚高地,是中国电影工业化发展的先锋力量。近年来,青岛东方影都在艰难的环境中逆势而上,吸引大量优质影视剧组、综艺团队等入区拍摄,郭帆等众多知名影视导演都是这里的“老朋友”。
科影融合,让影视转型升级
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影视产业也迎来新一轮转型升级,科影融合激发出越来越多的影视新内容、制作新方法、观影新体验。
⬆️东方影都影视虚拟化制作平台
在青岛西海岸,科技是一张熠熠生辉的金名片。“东方影都在基础设施上的科技属性已经非常明显了,但是在电影制作过程中,仍需要大量的技术支撑,科幻电影尤其如此,需要通过技术手段把故事化的内容转化成影像化的作品。” 赵芳指出,“今年,我们在青岛影视周上专门设置了科影融合主题活动,一方面是为了服务于东方影都自身的生产制作和配套完善,另一方面更希望通过生态聚合推动中国科幻电影进一步往前走。可以说,东方影都为众多乐于创作的青年电影人提供了探索实践的土壤,也为很多影视新技术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 规模化、包容性是东方影都的成功密码 东方影都的成功不是随随便便的,背后凝聚着无数人的奋斗与努力。赵芳表示,“东方影都在发展之初就构建了三层发展目标:一是围绕影视产业吸引制作配套企业,初步搭建产业链框架;二是打造世界一流的影视文旅目的地;三是打造世界文化交流中心,成为‘世界的’东方影都。目前,东方影都正处于起步上升阶段,相关政策也主要以第一层级为目标,并形成了省市区三级叠加的政策优势,大力扶持产业发展。” 在影视基地高质量发展上,赵芳认为,规模化和包容性是影都保持生命力的核心力量。 一是形成产业规模和集聚效应。“只有当基地内有大量的影视制作需求,内部企业才能生存、才能有活力。东方影都是建在城市内的一个影视基地,整个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的城市配套、生活配套、城乡山海资源等,都能为影视作品的拍摄提供服务。”赵芳说。 二是具有包容性,不仅是政策的包容性,更是人的包容性。 “近年来,为扶持疫情期间影视基地的发展和影视剧组的拍摄,西海岸新区出台了多种减免、补贴政策,并在疫情防控中为很多外地剧组提供便利。”赵芳表示,“秉持开放包容的心态,在影视拍摄中,西海岸新区的所有公共资源向剧组免费开放,政府大楼都可以给到剧组拍摄取景,各级领导都对影视产业的发展大力支持、全面支持,社会群众也都积极配合影视拍摄的各种需求。” 面向未来,赵芳说:“东方影都也在加紧培育影视新业态。在2020年出台的政策中,已经将短剧、短视频、直播等相关业态纳入扶持范围,下一步将继续在政策端发力,通过项目化补贴实现更加精准的扶持,也将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群,持续推进短剧内容孵化,为中国影视产业培育更多新力量,挖掘更多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