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中文En 邮箱登录
新闻中心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尹鸿评《我和我的父辈》:血浓于水,薪火相传

2021-10-05

5e2746f6eae21ffe4c7074490d7b496f.jpg

文|尹   鸿

编辑|姬政鹏


《我和我的父辈》是组合式主题电影“我和我的X”系列的第三部,由四个按照时间顺序连接的独立故事、由四位导演分别执导完成。“父辈”的创作主题是父母与子女,表现父母与子女的传承,表现爱国主义精神的血脉,表现中华民族代代相继的接力,象征中华民族百年来追求自由、解放、发展、富强的前赴后继的奋斗。


在这一“宏大主题”框架下,电影分别选择了四个年代的四个故事,《乘风》《诗》《鸭先知》《少年行》,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抗日战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到穿越未来的新时代,百年大背景下,四个普通人、普通家庭、普通父母子女的故事串联成线,以小窥大、以一斑窥全豹,完成其主题立意的表述。


用父辈与吾辈的相继来表现薪火相传的百年中国,用微观来呈现宏观。用中国故事来表达中国精神,显示其高立意、精构思的创作初心。


这部影片的四位导演分别是吴京、章子怡、徐峥和沈腾,四位导演最大的共同点,他们同时都是名声显赫的演员。虽然我们不能否认这种导演的选择可能有商业因素的考虑,但更确切地说,还是因为他们相对年轻,而且有丰富的表演经验,对观众、对市场、对现代电影语言的理解更为准确和接近。


2483cf90b1b3447cf043cc452c243eb5.jpg


事实上,近十多年来,许多由优秀演员转型导演的影片都获得了巨大的市场成功,吴京的《战狼2》至今还保持着中国电影市场最高票房的记录,徐峥的《人再囧途之泰囧》等也是当时的票房黑马,此外,像陈思诚的“唐探”系列屡创票房奇迹,贾玲的《你好,李焕英》成为本年度春节档的票房冠军,周星驰的《美人鱼》等也是异军突起,还有黄渤、徐静蕾等等,“演而优则导”的成绩都相当喜人。


四位导演这次联袂出场,体现了四种完全不同的电影类型和风格,吴京的战争动作片、章子怡的年代抒情风格、徐峥的生活窘剧模式、沈腾的喜剧科幻片,共同构成了一部电影集锦组合,给了观众不同的惊喜、不同的选择、不同的满足,相信不同的观众会对这部影片四个篇章给出不尽相同的喜好评价,正好体现出人人都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我的父辈”。


以家写国、以家喻国是中国文化、中国电影的悠久创作传统。本片延续了这一叙事原型。四个篇章,基本以父子关系为核心展开,以子女一代对父母一代的观察为视点,从而使四个故事有了一种亲情的带入感,许多场面和段落也因为这种亲情的带入而让观者为之所动。


《乘风》取材于抗日战争时期一支战功卓著的铁骑队伍,他们为掩护群众撤离,拼死抵抗日军,主题是父辈的牺牲,风格悲壮。


12aa96b0fc29208835062097796d7275.jpg


《诗》则以1969年我国研制长征一号火箭、发射首颗人造卫星为大时代背景,以普通航天家庭的孩子为叙事视点,向中国航天人致敬,其主题是父辈的奉献,风格抒情。


981862947c02952dd8a187fb6a059c56.jpg


《鸭先知》取材于改革开放初期出现在上海的中国第一支电视广告背后的故事,致敬改革浪潮中敢为人先的父母一辈,其主题是父辈的创新、风格戏谑市井。


ffd8c71ac3d63102a4c0efb4f28c42d8.jpg


《少年行》借助机器人肩负特别使命从2050年穿越到2021年,偶遇少年小小,组成一对临时父子,联手追求科学梦想,其主题是父与子的理解携手,风格奇幻混搭。


cd7749da8324a8a5e3847858c4b6d665.jpg


四部影片,故事、风格、样态各不相同,但都试图用父母子女之间的两代人关系,来传达中华民族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百年奋斗的精神。虽然四个故事,由于篇幅所限,人物和事件展开的丰富性和饱满性各不相同,但都借助于强戏剧性的核心事件,完成了对主要人物的塑造,在视听呈现和节奏把控上都显示出中国电影的领先水准。骑兵作战、航天试验场的星空、上海改革开放初期的民风世俗、人工智能的未来想象,都成为各个篇章不同的亮点。


这种“组合式主题创作”模式,从《我和我的祖国》开始,既是一种在主题框架下提供了多样性和灵活度的创作方法,也是一种集中一流的创作资源的生产方式,同时还是一种浓缩了优质商业影响力的传播手段,这使主题创作的电影具有了成为“头部电影”的电影优势,也体现了新主流电影创作的实绩。这样的模式,使《我和我的父辈》未成曲调先有情,成为了国庆档最受关注的影片之一。


40c311a4d98c31b88d1bd485019b50b6.jpg


当然,正如从《建国大业》所开创的“散点式文献历史片”模式一样,经历了《建党伟业》《建军大业》的延续之后,必然会逐渐面临创新门槛的挑战。“我和我的X”系列,如今已经到第三部,可以说同样会面临严峻的创新考验,面临观众审美需求变化的考验。


如何让思想倾向更天衣无缝地从情节、场面和人物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如何塑造更有电影感、艺术感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如何让组合电影更加具有内在的有机性和完整性,如何让“我”作为艺术形象的丰满与“我的时代”的宏大之间形成现实主义的戏剧性审美张力,都是“组合式主题创作”正在努力回答的考题。


陈凯歌、黄建新导演在总结《我和我的祖国》的创作经验时,提出“历史瞬间、共同记忆、迎头相撞”十二个字,对于电影的主题创作依然具有方法论意义:让个人命运与历史大潮迎头相撞的戏剧性瞬间,被电影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往往才能真正唤起观众的共同记忆、创造观众的共同记忆。而这共同记忆就是电影的魅力,是电影所创造的“盗梦空间”。


(作者为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